杨博超:努力让疫苗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
2021-04-22
嘉宾:杨博超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讲师
采访:中国人权网 戚宇
时间:2020年12月14日
 
中国人权网:这次疫情给了世界巨大的考验,同时也展现了世界各国对于疫情的应对方式,展现了各国政府对于人权保障的不懈努力。经历了这次疫情后,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人权”,反思人权保障究竟保障的是什么?怎样做才是真正的保障人权。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的杨博超老师,来和我们一起聊一下疫情下的人权保障。杨老师,您好!
 
杨博超:戚宇,你好!
 
中国人权网: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我们的民众对于人权的认识和看法有了哪些变化呢?
 
杨博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因为,我觉得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国际社会都开始重新反思人权保护的问题,人权也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话题,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国际社会上很多的国家,包括主流的人权研究的学者,都开始认为生命权其实是应当在疫情的过程之间被重点考虑的问题。当然,如果从国际人权法的渊源上来看,包括一些很重要的人权文书,比如说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它就规定了“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在1966年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之中,也对生命权有明确的规定,它在第六条里边规定了生命权的一个条款。一些区域性的人权公约,比如说我们耳熟能详的《欧洲人权公约》《美洲人权公约》,以及非洲人权宪章等等,都对生命权有类似的规定。同时,我们可以参考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对于生命权所提出的第14号一般性意见,它就指出“生命权是所有人权的基础,是不允许克减的最重要的权利”。这样一个权利即使在社会紧急状态时,也不能够被减损。所以,我们其实可以发现,生命权应当是其他一切人权实现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当然,从理论上来讲,我们说生命是宝贵的,因为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它是不可逆的一个状态。所以,我们从这样一个回到我们国家,比如说在武汉这种千万级别人口的城市实行封城的措施,再到异地的大规模地调动医护人员参与救治的这样的一个行动,包括建立方舱医院收治普通型症状的病人这样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在社会上调动所有人的普遍参与这样的一些行为,比如说要求民众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居家隔离、社区管控等等。那么,这样的措施其实被实践证明了非常有效地遏制了新冠病毒的传播,同时,我认为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民众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也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权的一个举措。
 
中国人权网:无论是抗疫期间,还是现在的后疫情时代,中国都向世界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对于人权保障的不懈努力,向世界提供了一份值得借鉴的中国答卷,针对这份中国答卷,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它是什么样的呢?
 
杨博超:疫情在中国暴发之后,刚才我们也谈到了中国政府采取了非常大的措施,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宣布一座千万人口的城市封城,而这样的一个决定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责任担当的,包括号召全民佩戴口罩,包括封城,包括限制出行等等一系列的措施,非常有效地削减了新冠病毒的感染人数,遏制了新冠病毒的传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实事求是,我们尊重科学规律,我们科学战疫、依法战疫。同时我们的人民是非常团结的,我们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同气连枝、同舟共济,我们可以看到一呼百应的这样一种状态,包括我之前也是非常积极地参加了一些志愿活动,包括学校里边也是组织了很多次向武汉,包括其他疫情发生的地区,去捐款这样的一些行动。
 
在全球疫情的防控之中,我们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样一个理念,我们积极地向国际社会分享信息,分享经验,以联合国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这样的机构为平台,开展多边的国际合作,也向各个国家尽可能地提供物资。中国政府在控制住国内疫情之后,也第一时间派出了多支有经验的医疗队伍,支援世界其他国家的抗疫行动。所以,这种行动,我们这样的一些国际实践,也是生动地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样的一个理念,也是负责任大国的行为的生动实践。
 
中国人权网:目前,大家对于疫苗的研制可以说是非常关注,也有一些国外质疑的声音,说中国既然已经控制住了疫情,为什么还要力推新冠疫苗呢?针对这种说法或者这种现象,您是怎么看待的?
 
杨博超:我觉得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负面情绪或者说不公正的评判其实一直存在。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可以听到很多的甚至是国外的政要都发出了不公正的声音、不客观的评价。我觉得这样的一种,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冷战和冷战思维对西方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后果。其实他们对中国是持有一个比较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他们对中国进行批评,对中国进行无端的指责,另一方面,有的西方国家清醒的政治家们,包括一些学者们,他们也意识到中国的发展对于世界的重要性。
 
刚才你也提到了中国还在积极地研制疫苗,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履行国际承诺,促进国际合作。我记得中国曾经在世界卫生大会上表示疫苗研制工作符合全球公共利益。那么,在过去的几个月之中,中国承诺疫苗共享的国家的名单也在逐渐地增加,比如说像菲律宾、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等这些国家,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包括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中国已经承诺向这些国家或者地区提供疫苗。我觉得中国这样的一个行为也和联合国宪章和国际人权公约所倡导的国际合作精神相契合。
 
特别是我们说包括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况之下,从我们国家的实践中保护民众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再到我们积极地研发疫苗的这样一个过程之中,中国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一个作用。中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抗疫政策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如果我们比照国家的人口总数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感染数量上来看,在很多西方国家的政客的眼中,似乎中国取得的这样的一个成绩,或者是我们中国的这样的一个数量的比例,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或者是他们认为其实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就导致了很多西方国家强行地甩锅中国,把新冠病毒产生的源头强行地归结于中国,甚至重新提起了“中国威胁论”的这样一个情形都会出现。我觉得主要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掩盖很多的西方政客抗疫不力所带来的消极的影响。我觉得这是一种以人权为手段来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行为。
 
中国人权网:疫情引发了新冠疫苗的巨大需求。花旗银行称发达国家之间采取的是交叉采购居多,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却面临着既无能力生产又无能力进口的疫苗危机。如何让新冠疫苗惠及所有的国家成为了全球瞩目的问题。那么在疫苗问题上,中国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
 
杨博超:我记得早在今年(2020年)5月,我们国家的习近平主席就曾经在世界卫生大会的视频会议上做出了承诺,宣布中国将疫苗作为全球的公共产品。到(2020年)11月的时候,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上再次强调,中国会努力让疫苗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那么,中国已经加入了由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世界卫生组织和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共同牵头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同时也积极开展疫苗的研发、生产、分配等等各个环节的国际合作。我记得有一个报道曾经指出,现在中国已经有了5款新冠疫苗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并且做好了大规模的生产的准备。据报道称,中国的新冠疫苗成本相对较为低廉,当然它的安全性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据我了解,可能马来西亚、土耳其、菲律宾和墨西哥这些国家,都已经和中国签订了疫苗采购的协议,包括其他的一些国家已经和中国签署了疫苗生产的协议等等。
 
谈到疫苗的问题,我觉得应当说享有健康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维护全球公共安全也是各个国家的共同责任。所以,这次疫情的暴发,也使得各个国家包括全球的各个组织机构来反思我们公共治理的问题,反思公共治理的短板。同时为了推动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改革,提升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水平,各个国家惟有团结合作,才能够在与病毒的斗争之中赢得主动。
 
中国不仅仅倡议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的公共产品,同时也积极地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帮助一些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疫情的能力,推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这也体现了我们国家负责任的大国的态度以及应有的担当,同时也是参与全球治理的积极态度的一种展现。
 
中国人权网: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而战胜疫情是对于人权的重要保障。在全球疫情的防控中,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积极地向国际社会分享信息,分享经验,开展多边国际合作,履行自身承诺,推动疫苗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全球公共产品,促进疫苗公平分配,同时带动更多有能力的国家加入并支持“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以实际行动同世界各国人民合作抗疫,筑牢人权保障的生命防线。
 
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五洲播报

    “一带一路·北海遇见北海”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在吉隆坡举行 电影《色彩中国》首爆预告 “五色版”剧照书写生命华章 “中文世界”儿童阅读文库370余种中国童书亮相吉隆坡国际书展 180种童书实现菲律宾文版权输出 共建“文化丝路”推动民心相通,中国视听节目在中亚五国播出 “春暖花开·遇见北海”城市推介系列活动于哈尔滨成功举办 “跑出新高度,追梦彩云南”——2022上合昆明马拉松鸣枪起跑

影视资讯

    电影《色彩中国》首爆预告 “五色版”剧照书写生命华章 纪录电影《家园梦想》春节期间面向全球播出 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系列纪录片《中国故事之孤岛医生》12月18日在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召开之际新媒体系列短片《丝路微纪录》第三季特别推出节目《丝路考古展》 系列纪录短片《理解中国》8月26日起全球播出 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新媒体短片《丝路微纪录》第三季全球首发上线

图书资讯

    五洲传播出版社携百余种海外出版成果亮相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以人文交流为中阿关系注入持久推动力 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 “中文世界”儿童阅读文库370余种中国童书亮相吉隆坡国际书展 180种童书实现菲律宾文版权输出 五洲图书和期刊在泰国曼谷国际书展受到本地读者热烈欢迎 五洲传播出版社202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参展工作圆满结束 文学互译架设中阿文明交流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