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随行》
近日,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了摄影画册《如影随行》图书,精选徐京星拍摄及编采的新闻图片(版面)约130幅,内容涵盖要闻、突发、中美、国际人物、奥运、香港等12个专题,涉及中国及国际社会众多重大事件、重要时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这些图片,体现着他所坚持的原则:
新闻的本质是真实,真实需要真诚;
用真实生动的瞬间影像记录新闻和传达信息;
用有观点的影像记录历史。
摄影记者用相机记录历史、参与社会发展和变革。从事新闻摄影工作30 余年来,徐京星摄影报道了众多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近25年的全国两会;200余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外事活动;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带一路”、APEC、G20和达沃斯等国际峰会;汶川“5•12”特大地震;“非典”和新冠疫情……
走向新闻摄影的起点
1985 年4 月22 日,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临近终点,中国运动员徐建平在冲刺时突然跌倒。跑在后面的英国运动员汉斯•米勒上前将其扶起,并与跑道旁的荷兰观众西蒙•哈丁一道,架着徐建平挪向终点。
走向中国日报新闻摄影的起点
目睹这一情景的徐京星跳下看台,用攒了两年的工资购买的雅西卡FX-3 相机,拍下了这一珍贵瞬间。这张获奖照片激励他走上了职业新闻摄影之路。这条路一走就是30多年。从新闻摄影爱好者、新人记者,到高级记者、《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徐京星深入一线,以摄影记者的身份报道了许多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他走南闯北、风雨兼程,发表的摄影作品达12000余张,审核编发的照片超过400万张。
2020年4月7日晚7时许,在湖北省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战斗70多天后,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164名医务人员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包机凯旋归京。
能做到的尽量做好,做不到的也要想办法做好
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举世瞩目。但主着陆场面积2000 多平方公里,返回舱的具体着陆点更是高度机密。抱着万分之一可能拍到的执著信念,徐京星驾车前往内蒙古四子王旗,幸运地在10月16日6时23分,第一时间拍摄到了航天员杨利伟成功返回地面后舱门开启的瞬间,抓住了中国重大新闻国际传播的良机。
徐京星采访拍摄了诸多涉及中美关系、国际局势等的重大事件,众多国际政要、各界名流出现在他镜头中。他在一次次实践中不断提高着自己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理解、判断和把握能力。
“不要把每一次拍摄仅仅当作是完成一项工作。优秀的新闻图片是有思想内涵的,其影像和内涵会影响受众,会被读者理解和记忆。”
只有到现场去,才能真正把握到底发生了什么,找到事件中的新闻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丰富图景,也都以独特的角度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时代,徐京星与时俱进,展示了手机摄影的独特魅力:
他和《中国日报》摄影部的同事,率先“触网”,以“互联网+”思维改变和改造传统模式,以更快的速度、更新颖多样的形式编排图片和版面:
2019年1月1日,影像回眸新中国70年沧桑巨变。
30多年间,徐京星获得了大量荣誉和奖励: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荣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三次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获得二次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获得十次中国新闻奖……《如影随行》是徐京星新闻摄影生涯的梳理总结和缩影,也是30多年间中国和世界新闻史重要事件、中国社会发展变迁重要场景的精选和缩影。如今,他告别了新闻图片采编岗位,但对他的新闻摄影人生来说,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如影随行”,徐京星和他的镜头继续捕捉着那些精彩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