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师张君秋
京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京剧艺术发展史,就是流派艺术的发展史。
旦角艺术“张派”,因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而得名。张派是继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之后,旦行中最有影响的流派,在京剧旦角艺术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京剧大师传记《张君秋》
本书作者张学玲,系张君秋先生次女,写作历时五年多。以鲜活生动的笔法探寻张君秋艺术道路,讲述其鲜为人知的人生故事,反映梨园百年变迁。书中所写,都是作者所见、所听,读来让人身临其境。
张君秋外孙女、旅日画家卢思为爷爷百年诞辰作画《状元媒》
张君秋的一生,是中国京剧史上辉煌的篇章。
这位青衣宗师天赋优异,成长历程却又充满艰辛与磨砺。他博采众长、不断革新,把京剧旦角艺术推上又一个高峰。
那么,他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他的人生各个阶段,都经历了哪些波折、高潮和动荡?他在舞台上下,留下了什么样的精彩作品?在他的艺术人生中,都有哪些人、哪些事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迹?
这些,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解答。
1959 年,毛泽东主席接见张君秋(左一)等京剧艺术家
1963 年,北京京剧团赴港演出前,周恩来总理观看《奇双全》后与张君秋等合影
1920年农历九月初三,张君秋呱呱落地,本名滕家鸿。他的母亲是河北梆子艺人张秀琴。
幸福的童年生活突生变故,他被迫辍学。12岁拜师学艺,15岁初次登台。16岁被评为“四小名旦”之一。
他在艺术上得到了“通天教主”王瑶卿和“四大名旦”绝无仅有的关爱。王瑶卿倾囊相授,一直督导张君秋的成长。尚小云看了张君秋演出,就以认干亲的方式向他传艺。梅兰芳收他为徒。程砚秋主动把自己的拿手戏教给他,二人亦师亦友。荀慧生欣赏这个晚辈,给他选择适合的剧本。
张君秋由梅兰芳亲授《霸王别姬》等梅派经典剧目
20岁出头,张君秋自己挑班、担纲领衔,走红京、津、沪。
他与银行家女儿、圣约翰大学学生吴励箴的婚恋传奇,一时间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1948年底,张君秋与马连良、俞振飞等赴香港演出、拍电影。
1951年10月,张君秋在有关部门帮助下,秘密回到广州,并重返北京舞台。
他曾赴朝鲜慰问演出,顶风冒雪,鼓舞士气。
张君秋等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张君秋博采众长,锐意革新,艺术上得到升华,终于开宗立派。
他注重按剧中人物的性格、地位、遭遇、心境的不同来设计相应的唱腔,唱腔和念白尤其出色,在舞台上留下了《望江亭》《状元媒》《西厢记》等“张派”代表作。
他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赵燕侠等组成超强阵容的北京京剧团(现北京京剧院),堪称中国戏剧团体中的航空母舰。他们共同演出的《赵氏孤儿》《秦香莲》等成为经典剧目,为弘扬民族文化、繁荣京剧艺术作出重要贡献。
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 裘盛戎联合演出的《赵氏孤儿》(1959)成为永恒的经典
北京京剧团(现北京京剧院)四大头牌主演的《秦香莲》(1959)成为传世不朽佳作
70年代末之后,他全身心投入京剧教育、传承事业,为中国京剧事业辛勤耕耘。
1994年至1997年,他监制京剧音配像作品100余部,其中“张派”剧目几十出。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工程,为京剧艺术的传承作出巨大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张君秋(时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和中国戏曲学院学生合影
1998年,在纪念张君秋逝世一周年座谈会上,李瑞环同志讲话指出:“君秋同志的一生,是为繁荣京剧艺术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我们纪念君秋同志,最重要的是认真继承他的遗愿,学习他的精湛艺术,弘扬他的高尚风范,把他毕生执着追求的京剧事业振兴起来。”
本书不仅综述了张君秋的生活变迁,更有对张君秋艺术创作过程的细致描述,并真实地记录了他生活历程中的大小故事。做人,人格好;演戏,戏德高。张君秋的人生历程既体现时代变迁,又彰显鲜明个性,值得细细品味。
作者介绍
张学玲,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次女。生于1945 年,自幼在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环境中成长。后拜京剧名家李多奎先生为师学习京剧老旦艺术,又拜著名画家孙菊生先生为师学习中国水墨工笔花鸟画。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京剧院二团任主要演员。1984 年,排演新编京剧《金龟记》,参与唱腔改编设计,获得北京市中青年优秀表演奖。现为“梨园书画社”法人和社长。策划、举办了多场大型京剧表演活动并参与演出。书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画展。